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18的文章

【PDCA課程心得】不要一直D下去

這是一場人到了還不知道會學到什麼,但離開的時候腦袋滿到爆炸的課程。上完課的第一個感覺是,真的,真的很慶幸自己來上了這堂課。 以前讀企管的時候很單純,總覺得只要會做計劃、或把計劃做得好看,就可以成為未來的企管人才。出社會之後,才發現計劃只是第一步;要是不把手腳伸出去,計劃裡那個美好目標,永遠就只會是個美好目標。 所以,我開始學習怎麼逼迫自己放棄愛做計劃的習慣,轉向實際的行動。幾年下來,好不容易讓自己習慣了執行,但類似的情形卻好像一再發生;不是做了以後中途放棄,就是一直守著自己已經會做的動作,然後一路做到膩。 在育均學長的PDCA課堂裡,一句很小的「不是PDDD啊!」打醒了我。就算計劃開始執行了,只有持續地做是不夠的;要是不隨時調整,執行到最後可能反而離當初的目標越來越遠! 如果說計劃階段是「寫下要做的事」、執行階段是「做寫下來的事」,那麼調整階段就是「把對的事做對」,最後才可能透過調校後的行動,達到原本設想的目標。 感謝神隊友加持 回到日常以後,我一直在思考不要一直D下去這件事。一直以來,我的困擾就是想做的太多,能用的時間太少。在現有的工作排程中,我還有什麼時間是被自己傻傻浪費掉的? 然後我發現自己習以為常的交通方式,可能是有問題的。以前當學生和菜鳥上班族時,為了多睡一點、為了省一點公車捷運費,歐豆麥當然是最方便又經濟的選擇。就算不小心雷殘,不過也就是程度不一的驚嚇和皮肉傷;年輕嘛,兩三下就忘得一乾二淨了。 但是,從去年自己的親人騎著歐豆麥出了場大車禍之後,我就對歐豆麥產生了陰影。有時候騎得好好的,會突然想到當時看到的監視器畫面,心頭緊緊的,只能一路邊騎邊念著各路神明的名號直到回家。 直到上完這堂課我才想起來,其實我有很多替代方案可以選擇。 不過長年的習慣其實很難改變。在重複計算過時間和衡量工作量後,我決定兼採歐豆麥加捷運的折衷方案。雖然看起來麻煩,但搭捷運既省精力,又能利用搭車時間完成一些瑣碎的小事。以現在的時間成本來看,這個方案更適合自己對未來的規劃。 小事持續地做,累積出來的就是可觀的大事。善加利用瑣碎的時間,積累下來的成果就會是更順暢的工作效率。 看到這麼ㄎ一ㄤ的自己都醒了 最後不得不讚嘆一下育均學長的運課功力。整天六七個小時的課程,除了設計完整之外,教學節奏緊湊、動靜轉換如宜、課

【五十杯風景】丸子的舞台

和丸子老師認識是在研究所的時候。當時的她,留著耳下七公分的清湯掛麵,瘦瘦高高的樣子讓人完全看不出她的人生經歷。一開始我們並不是特別熟悉,但從某次報告後,我們發現彼此相似的味道,開始了互相陪伴支援的學習旅程。 在課業上,她是個過度認真的學生。無論教授派出什麼艱澀的論文,她總是踏踏實實地看完看滿,甚至還能生出一拖拉庫的問題來反問教授。對我這種paper魯蛇來說,她就是個上課必備解題良方世界無敵宇宙強大的神隊友。 在人際互動裡,她也是個有求必應的救生包。舉凡課堂上的重點筆記、生活上的疑難雜症,甚至是生涯裡的情感抉擇,她都用心用行動的讓你知道,她是真的把你的問題當成她的問題在煩惱。 這種人,怎麼可能讓人不喜歡她? 但偏偏,當老師的她似乎對自己少了一點信心。儘管已經花了超過課堂長度好幾倍的時間備課,也準備了豐富精美的PPT和手做教具;然而一上台,她卻總是手腳侷促、呼吸加速,亂了課堂節奏。 「沒辦法啊!我就是會緊張嘛!」 原以為這個症狀是因為沒有教學經驗所導致,沒想到,她竟然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教中文了。 她說,當初開始教中文,只是因為敦親睦鄰的熱心。隔壁房的外國母女賦閒在家,想要找個人學中文。她順口答應了下來;一教,便是兩年之久。 那兩年,她不但與鄰居建立了深厚情誼,她們提出的問題也刺激了她的求知慾,讓她開始找師資班來上。誰知道一上了課便欲罷不能;不只連上了兩班,還自己買書研讀、順利考到華語證照。 接著,她又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。 「反正書都念了,就順便來考考看囉!」 她的順便,讓我這個吊車尾的聽的是瞠目結舌。 總之,在我和朋友們的鼓勵下,丸子老師又硬著頭皮嘗試了幾次。一開始,隨著上台的次數增加,她的緊張感緩步改善,教學也順暢了不少。但只要我們催促她應該往外投履歷、面對更多課型時,她就又退回到最初那個沒信心的樣子。 「人家不會要我的啦!」 「都幾歲了還去面試,很不好意思耶!」 「大家都好厲害,我不行啦!」 「跟認識的人一起面試,很尷尬耶!」 看著她一次又一次的閃躲迴避,再想起她為同學朋友奔走時的義無反顧;我突然覺得,她當年的順便考考看,或許是真的順便。 或許,對丸子老師來說,從起初當家教到如今完成研究所學業的歷程,已經是她意料之外的發展了。而在這個過程裡,她不但達

從別人的需要,看見自己的責任

看懂這張名牌的當下,心裡其實有點驚訝,也有點了然。原來,自己會來參加這場年會,是因為過去這兩年的累積;原來,我從這裡得到了這麼多看得到,和更多看不到的資源與成長。 儘管參加前就知道自己一定會被感動到痛哭流涕,但一整天又聽又看了21個故事下來,才知道自己的體力有限,但淚腺真的無極限。這種感覺,就像是在一天以內看了二十幾場舞台劇的精華片段。每段都跟著哭跟著笑,熱泡冷沖、既放鬆又虛脫。 年會的講者當然個個都是精選中的精選。無論是口條還是簡報,甚至還有搭配故事劇情的演出,說是舞台劇真的一點也不誇張。會後問卷中有一題,問了印象最深刻的三位講者。老師當習慣了,很難回答這麼主觀的問題;不過既然是心得,那就讓這篇文章一路主觀下去吧! 貓老師-管你出拳還是布,人生不過鬆緊鬆 看到台上貓老師的第一眼,覺得氣場依然如昔的強,但似乎和過去見過的不太一樣;好像是,鬆了一點。沒想到緊接著的內容,就是談人生的鬆緊。 從不知天高地厚的鬆、過度要求自我的緊、到了然於心的鬆;貓老師用了我熟悉的見山不見山理論談人生。除了簡報依舊吸睛、演講超級有梗,我認真覺得,這人,真的連靈魂都活在簡報裡。 這三個階段,讓我想起自己這些年的經歷。從最初遠赴巴拿馬的初生之犢不怕死、回到台灣的沒日沒夜操到死、到再度回台的隨性發展還沒死。雖然級數沒有貓老師這麼高,但我似乎可以體會到那種好像看到了什麼,但又沒有真正看清楚的模糊境界。 就像某次在上表演課時,老師要我們臨摹一位德高望重的對象。不知怎地,我的腦海裡竟然浮現了貓老師的臉。我想,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會對這場演講這麼有感吧!不知道從何時變成我學習標竿的貓老師,她的鬆緊鬆理論大概也會像那個謎之微笑那般,不斷縈繞在我心裡,直到最終內化成某種咒語為止。 修修-人需要的不多,家才是最美的風景 就算曾經隻身旅行南美一個多月,但單車環遊世界兩年這種事,應該永遠也不會出現在我的夢想清單裡。但修修的演講讓我又想起那幾年隻身在外的心情。一個人,才知道原來生活可以活得那麼灑脫。離開家,才能體會到最美麗的風景,永遠是打開家門看到的那一眼。 對我來說,中南美的生活是人生走到現在最美好的回憶。在一個什麼都不能以常識預設的環境裡,每一件發生的小事都是那麼值得書寫,每一個相遇都是難忘的畫面。 但我現在仍然在這裡,在這個我叫做家鄉的島嶼。不管這塊土地有再

【50杯風景】14吋的教室

和香香老師約在中山站附近。剛帶完學生逛老城區的她,好整以暇地在約定的地點等著我;倒是我風塵僕僕,搞得一身狼狽。飢腸轆轆的兩人很快找了間麵店裹腹。 坐定後,我們邊等餐邊聊著這陣子的生活作息。華師這一行的不穩定,從時間分配就可以看出端倪。長的大概三四個月,短的甚至以天為單位調整行事曆;學生就像是公司指派給你的專案,規模不定、長短不一。有時候,還得看專案本人的心情決定進度。 不過香香老師的行事曆,卻是以小時為單位的。她的學生,多半都是透過網路和她隔海跨區上課的。和實際的教室相比,線上課除了可能受到無法預測的技術障礙而取消,更多時候是臨到課前才傳來被學生放假的消息。 也因此,這種在傳統教室裡幾乎不會出現的情形,對專門教線上課的她來說,根本就是稀鬆平常的事。 「這樣不是很麻煩嗎?」我問她。 「是啊!」 「但也不是常常這樣啦!」她望著我淺淺地笑了笑,那個神情,是一種熟悉的寵溺。 一種只會在父母和老師臉上出現的神情。 戽斗北極熊 個子嬌小、長髮微捲的香香老師看上去很年輕,沒想到已經有十多年的幼教經驗了。再加上讓我仰之彌高的漢學背景與信手拈來的文學基底,頓時讓我覺得自己真是不學無術。 最讓我佩服的是,即便佔去她多數課時的線上課量再怎麼不穩定、生活再怎麼難過,始終無損她想要對學生付出關愛的心情。 「我還是會罵學生啊!」看著我崇拜的眼神,她補充了一句。說這話的她,臉上還是掛著一個溫暖的笑。 她說,某次她帶學生去校外教學。一個平常和她很好的學生,興奮過頭地爬上公共場所的桌子又叫又跳。她當著所有人的面,大聲斥責了他。另外一次,學生在教室裡太過激動,也讓她必須出言制止,甚至請助手介入協助。 「雖然看到他們委屈的樣子很捨不得,但事情的對錯還是得教。」這種天生疼惜孩子與老師管教原則中間的矛盾,不只在她心裡拉扯,就連坐在對面的我,也能從她的表情裡看得一清二楚。 儘管如此,她仍是堅定地扮演著學生在學習路上最需要的那個角色。 因為線上課的時數變動太大,所以香香老師總是維持著手上同時有幾位學生的狀態。但每堂線上課都是一堂客製化的課程,得按照學生的程度、特性、喜好等變數調整上課內容。因此,準備起來常比實際的課堂來得更辛苦。 「看到學生上得開心,我也很開心啊!」 在她的線上課程裡,不乏被家長逼來上課、不斷換老師的學生。多數的他們雖然

一杯咖啡的時間

去年做了一些嘗試,不過不知道為什麼,總覺得卡卡的。趁著年底時間比較多,慢慢把自己做過的和想做的事又整理了幾遍,決定今年來做點不一樣的。 攤開這幾年做的教學、導覽、寫文章、上師訓、帶營隊;雖然沒有一件是輕鬆的,但很幸運地都是我想做的。細看其中的共通點,我發現,推著我前進的也就是兩個元素:人,和文字。 我喜歡用文字補充嘴巴跟不上腦子而被遺落的心情、喜歡看到有限的文字被組合出來的無限風景,更喜歡讀者看了我的文字描述以後產生的感動或感慨。 我也對人的故事充滿好奇。眼前這個人是怎麼成為現在這個模樣的、她的世界是怎麼構築出來的、他的生活裡有什麼是我不曾見過的日常。像這些問題,總是會在很多時候,不自覺地冒出來。 而在華教領域裡待了這麼些時間,我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聚焦在華師們身上。這些每天在教室裡看著學生學習的老師們,見過什麼印象深刻的風景、經歷過什麼難以抹滅的記憶。 這些激勵妳或挫折你的甘與苦,在課下轉化成什麼樣的備課力量推動著你,又是怎麼影響或改變了妳繼續作為一位語言教學者的心情。 Arashiyama, Kyoto 所以,我想邀請有意願的華師或語言老師,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與我分享你妳的教室風景。請讓我招待你妳一杯咖啡或茶飲,和我聊聊您課堂上的綺麗萬象,或課堂下不為人知的爆肝真相。 除了咖啡,我會把聽完故事以後的感想寫成文章,作為您分享的回報。當然,要是在閒聊中發現我們有能夠彼此幫助的部分,那就是整個計劃裡最棒的收穫了。 這個計劃將持續一整年,到2018年底為止。我希望搜集到50位語言老師的故事;希望透過這些真實故事分享,讓更多人了解語言教學工作是怎麼一回事,同時也可以給這些默默付出的老師們一點點鼓勵。 最後,如果您有興趣參加,不管是義氣支持或單純好奇,都歡迎您在文章底下留言告訴我,或 連結到這裡 與我聯繫。